“智慧民航”進一步發展 安防建設人臉識別少不
作者:admin
更新時間:2022-03-24
點擊數:
2018年11月22日,智慧機場為話題的第十六屆民航科技化發展論壇在四川成都召開,民航局副局長呂爾學表明,要加快運轉看管網創建,踴躍宣傳人臉識別、無紙化出行等技術在全民航范圍內的利用。其中,智能機場已成為國內民航行業的目標,如何建設一個好的智能機場也成為熱門熱點。
智能機場建設呼喚智能安全
做為高安全地點,民航機場是最早選用安全安全防護系統的業務領域之一,同一時間對安防產品的性能和經營服務都是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苛刻標準。故此,機場的安防利用及其安全管理概念都走在安防行業的前列,機場安全建立少不了智能看管、人臉識別等安防新技術的兼容。機場的智慧升級不僅是為了提升自身的運輸能力,更是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從而提升形象,拓展業務水平。
民航的發展為安全企業和技術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近兩年,我國機場建設如火如荼,機場網絡不斷擴張。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機場安保工作的實際需要,機場安保工作正在逐步升級。就安防系統而言,機場安防發展越快,安防系統就越高端,投資也越高,這無疑將為安防行業領域造成更大的商機。
在《通用航空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再次提出通用機場建設目標為500個 ,預計到2020年機場建設的產業規模達1000億元,增量規模超過400億元。在將來的航空發展內,中國潛在機場建立須要達2000多個,具有著廣闊空間。而據如今狀況來看,在我國通用機場創建有望超預期。
與此同時,機場的建立方及經營機構在安防支出方面也是保持高整漲趨勢,以應付日益增長的潛在威脅。無論是飛行區、航站樓,還是生活區,均建有完善的安全防范系統,確保為旅客提供持續高效的航空服務。據前瞻行業研究院預計,十三五時期,在我國智慧機場投資規模將符合174億元左右。在新安全形勢下,智慧安全防護系統正在變成確保機場安全的基石。
機場建立總量及其投資的快速增長對機場智慧安防技術須要拉動將頗為可觀。以人臉識別為例,截至2018年8月,安檢人臉識別輔助認證系統已然累計示范使用于中國70個機場的618條游客安檢通道,覆蓋全國80以上的大型核心機場,況且伴隨著機場切實智慧化,人臉識別市場使用仍存有比較大上漲空間。
可以說,未來一個階段,我國民航發展勢必將為廣大安防企業和大數據、云計算、生物識別、智能視頻等安防新技術提供巨大市場發展空間和難得的歷史機遇。
結語:智慧機場創建業務正在火熱開展,不過受限于各地帶經濟發展現象,機場安防建立錯落不齊,差距極大:年吞吐量千萬以上的大型機場自己運營狀況良好,盈利空間充足,可依靠自我盈利結束安防更新改造;中小型機場是由于資金不足等原因,安防創建同樣有待切實提高。但無論如何,安全是機場建設的剛需,隨著“智慧民航”進一步發展,安防行業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