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園如何實現個性化教學
作者:admin
更新時間:2022-03-07
點擊數:
客觀上講,一位教師在面對數十名學生時,難以保證有精力去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化特征與需求,致使教師不得不把對學生的關注主要聚焦于學業成績,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學習成績極好或極不好的兩類學生身上,教學中的“學情分析”常常流于形式,停留在淺表化的、泛泛的分析層面,對于實際的教學沒有實質性的幫助。缺乏教書育人經驗的教師更是容易忽視學情分析而僅僅依據片面的判斷做出失當的教學決策。由此,絕大多數學生在事實上成為了“隱形人”,并沒有得到個性化的學習支持。智慧校園的建設,讓這個問題完美解決。一般智慧校園的建設,都采用了大數據技術。大數據技術的介入讓教師不但有機會收集到每個學生全面的學習過程與成果信息,也可以收集學生所處的學習環境與資源信息,為教師全面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深入剖析影響學生學習過程與效果的因素提供依據。教師可以通過大數據了解每個學生的特征與學習需求,分析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共性問題與個性問題,反思教學得失,理性決策下一步教學行為,從而實現因材施教,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支持。智慧校園的建設目前在國內還處于起步階段,在經歷了突然爆發的疫情之后,高校紛紛意識到智慧校園建設的重要性,于是都加快了建設步伐。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智慧校園將會給廣大師生帶來更多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