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推出商用刷臉付款 靠臉生活的日子不遠了
作者:admin
更新時間:2022-03-22
點擊數(shù):
自2015年馬云在德國向德國總理默克爾展示支付寶的“刷臉支付”功能以來,人們對“靠臉吃飯”這一操作便開始有了期待。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進步,各個領域的刷臉支付應用相繼落地。如今,我們在一些大城市的無人商店、餐廳等場所已經(jīng)可以體驗到刷臉支付的便利。 建行推出商用刷臉付款 2017年9月,馬云在杭州萬象城的肯德基餐廳首次啟用刷臉付款應用,引起了一陣轟動。近日,建設銀行也開始有所行動了!值此臨近新春之際,建行宣布在深圳分行推出商用刷臉付款,客戶在付款時,只需輸入手機號碼,然后進行人臉識別驗證,便可瞬間完成付款,無需手機、無需銀行卡,甚至不需要密碼。 作為一種非接觸式的生物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技術能夠方便的應用在各種場景,提高用戶體驗,在銀行業(yè)務場景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從2005年以來,人臉識別在銀行業(yè)的應用便進入了一個增長期,不過主要是以身份鑒別為主,集中于線上業(yè)務和自助機具上的開戶、轉賬等交易環(huán)節(jié),并未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場景中。此次商用刷臉支付的推出,是建行創(chuàng)新的重大突破。 深耕于人臉識別領域的廈門技術專家梁先生認為,與人臉識別實名認證相比,人臉識別支付的難度要更大一些。一方面,刷臉支付靠近資金,對安全性能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刷臉支付的真實場景復雜多變,光線、角度、人的姿勢等各種因素都會增加識別難度。 刷臉付款只是第一步 終極目標是實現(xiàn)“0付” 據(jù)建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刷臉支付是建行融合了生物識別與快捷付的支付技術,覆蓋全支付場景的革新產(chǎn)品,目標是不輸給任何第三方支付。在建行的計劃中,刷臉支付只是剛剛開始而已,最終目標是要實現(xiàn)“0付”。這是建行宣布的一種全新的認證方式,是指放棄一切工具和負累,用人體生物特征來取代手機、密碼、銀行卡。這意味著,在未來,你的眼睛、臉、掌紋等等都可能成為銀行的識別暗號。 這有點類似于推出的生物識別平臺,利用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聲紋識別以及靜脈識別等多種生物識別技術,建立起開放的、可擴展的、跨平臺的生物識別系統(tǒng),用戶身份的準確真實、安全便捷的認證得以實現(xiàn)。客戶可根據(jù)自身需求選擇任何一項生物特征作為識別認證的鑰匙。 除建行以外,其他銀行如農(nóng)業(yè)銀行、招商銀行等金融機構也都上線了“刷臉付款”。農(nóng)行的刷臉取款ATM機已于2017年開始遍布大江南北,招商銀行同樣在全國106個城市近千臺ATM機上實現(xiàn)了“刷臉取款”功能。并且,在新零售模式下,無人超市、無人餐廳如雨后春筍般豎立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它們所采用的付款方式多為刷臉付款。這足以說明靠臉生活的日子正在向我們走來。 隨著人臉識別相關算法的進步,刷臉應用的形式也將越來越豐富。當人臉識別技術得到普及,我們或許就可以相信刷臉生活的時代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