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人臉識別在國內外發展的前世今生
作者:admin
更新時間:2022-03-22
點擊數:
近年來,人臉識別在科技領域聲名鵲起,頻頻登上熱搜榜單。和朋友聊天,若是不會說一兩句關于“刷臉”的話題,就和你沒念過書似得。為了讓大家對人臉識別有個大概的了解,小編今日特地整理出了一篇純純的干貨,一起來了解一下人臉識別前世今生吧。 人臉識別,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對人的臉部進行識別,經過識別來確認這個人的身份。不過,當這項技術應用于娛樂時,通常不作身份識別,比如大家都玩過的Faceu激萌相機。 國內人臉識別的發展 人臉識別技術正式起步是在美國,彼時,我國還未開始接觸該技術。即使起步晚,但經過科研人員和學者們多年盡心盡力的研究和實驗,我國的人臉識別技術終于后來居上,目前已經達到走在了世界前列。 我國最初從人工向計算機智能識別轉化時,所使用的生物識別技術是指紋識別。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需求也發生了改變,因此,需要更精準的技術才能滿足實際應用的新需求,于是,人臉識別應運而生。 人臉識別最早是應用于安防領域。2001年,公安部門就開始利用人臉識別技術來防范和打擊重大刑事犯罪,并且取得了國家的支持。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舉辦時,大量應用到了人臉識別技術,這一階段標志著我國的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進入規模化。2010年,上海世博會,該技術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同時各大公司爭相加入這一技術的陣營,實現了人臉識別在中國的大規模應用。 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發展,這兩年人臉識別在國內的發展相信大家也有目共睹。刷臉吃飯、刷臉取款、刷臉登機、新生刷臉報道等等等等琳瑯滿目的應用相繼落地,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一技術已經開始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了。 國外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 人臉識別在國內的發展如火如荼,國外的研究也非常活躍。美國、日本、德國等經濟發達的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都設有專門的研究機構。 上文提到,美國是人臉識別技術起步最早的國家,自然也是最先應用該技術的國家。其人臉識別技術的水平始終都處于國際前列。早在1993年,美國國防部啟動的FERET項目就推動了該技術從初始階段提升到原型系統階段。近年來,美國電影中也多次展現了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許多曾經只有在科幻片中才能出現的場景,如今已經在生活中得到實際應用。 再來看看日本,日本雖然較晚接觸到人臉識別技術,但其發展卻可謂日新月異。近年來,日本一直加快對智能視頻分析技術的研究部,2015年日本某公司推出的視頻監控人臉識別技術的掃描速度已經能夠達到3600萬張圖像每秒。同年,日本的骨干機場引進了人臉識別系統,為出入境的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入境審查方式。 人臉識別的展望 據廈門專家介紹:“得益于近幾年深度學習算法的迅速發展,人臉識別精度相比五年前已經有了大幅度的飛躍。”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已經向衣食住行各個領域發力,如今正處于百花齊放的“井噴期”,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即使人臉識別技術的某些部分還有待完善,但經過研發人員的進一步改進,相信未來人臉識別技術將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讓世界更加安全、便捷、有趣!